<nav id="4uuuu"></nav>
  • <tr id="4uuuu"></tr>
  • <tr id="4uuuu"></tr>
  • <tfoot id="4uuuu"><dd id="4uuuu"></dd></tfoot>
    • <noscript id="4uuuu"><optgroup id="4uuuu"></optgroup></noscript>

      久久精品福利网站免费,亚洲色大情网站WWW在线观看,久久水蜜桃网国产免费网手机 ,男女性高视频免费观看国内,老色鬼第一页av在线,久久久久精品婷婷

      文房雅器:翰墨之間的精致與風雅|圖鑒

      文博時空2024-09-23 07:47

      文博時空/文 文博時空 作者 李嘉凡

      文物攝影|杜廣磊

      何事居窮道不窮,亂時還與靜時同。

      家山雖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禮樂風。

      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唐代杜荀鶴《題弟侄書堂》

      即便家貧,即便遭遇戰(zhàn)亂,書房仍是文人修身養(yǎng)性之所,窗竹、硯池勾勒出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獨特意境。

      “文房”一詞最早見于《梁書?江革傳》:“此段雍府妙選英才,文房之職,總卿昆季,可謂馭二龍于長途,騁騏驥于千里 ”。這里所指的“文房”,當時專指國家典掌文翰的地方。唐代時,文房被解釋為文人的書齋或書房。杜牧于《奉和門下相公送西川兼領相印出鎮(zhèn)全蜀》一詩中有云:“彤弓隨武庫,金印逐文房”。

      文房雅器除了我們熟知的文房四寶,還有其他不同的種類,比如印泥印章、文玩陳設、書畫裝裱和文房雜件等。

      《乾隆帝寫字像》軸 故宮博物院藏

      圖繪乾隆皇帝在書房內的情景。室內,乾隆帝身著漢服,一手拈須,一手執(zhí)筆,似在沉思。窗外,有“君子”之謂的梅與竹沐浴于春風中,煥發(fā)著勃勃生機,它們既擴展了畫面空間,又為雅致的書齋平添了幾分清幽與高逸。

      01

      筆落驚風雨

      中國的筆文化源遠流長,自古以來,筆便是文人墨客揮灑才華、寄托情懷的重要工具。正如杜甫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韻》所言:“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進入明清時期,筆逐漸成為了文人墨客的文房雅器之一,有關筆的雅器更是種類繁多。

      1.毛筆

      毛筆結構

      圖片漢 “白馬作”毛筆 甘肅博物館藏

      ① 筆桿,竹制且中空。

      ② 陰刻篆體“白馬作”三字,“白馬”是制作工匠的名字。

      ③ 筆頭外覆黃褐色軟毛,筆芯及鋒用紫黑色硬毛。

      ④ 筆后端尖頭削細,以便于插入發(fā)髻。

      此文物是漢代毛筆的代表作,于武威市磨嘴子漢墓出土。通長 23.5 厘米,桿徑 0.6 厘米,筆頭長 1.6 厘米。筆桿為竹制,中空,精細勻正。筆桿中下部陰刻篆體“白馬作”三字,“白馬”是制作工匠的名字。筆頭外覆黃褐色軟毛,筆芯及鋒用紫黑色硬毛,剛柔并濟,富有彈性,適于在簡牘上書寫。筆桿的后端尖頭削細,以便于插入發(fā)髻。長度約合漢尺一尺,與《論衡》所謂“一尺之筆”相吻合。

      2.筆架

      主要用于在書寫或作畫間隙暫時擱置濕筆。其中有一種被稱為“筆山”的山形筆架,以其峰巒起伏的山勢展現(xiàn)了實用性與觀賞性的和諧統(tǒng)一。

      南宋 水晶筆架?衢州市博物館藏

      ① 主峰

      ② 側峰,對稱且左右遞減

      ③ 峰巒之間用于擱筆

      1974 年出土于浙江省衢州市原柯城區(qū)王家公社瓜園大隊的一座雙穴磚室墓。根據(jù)墓志記載,此墓系南宋咸淳十年(1274 年)史繩祖與繼室楊氏的合葬墓。該墓出土 10 件文房用具,均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和科學價值。

      出土時已損,長 13 厘米,寬 2.1 厘米,高 6 厘米。筆架由整塊天然水晶琢磨而成,整體呈山峰狀,五峰挺秀,中央主峰最高,側峰對稱地向左右遞減,峰巒之間用以擱筆。格身晶瑩通透,無任何一點瑕疵,可謂天然水晶之極品。宋代筆格可分為三式,史繩祖墓的水晶筆格為一式,不論材質還是工藝,都是頂級的規(guī)格。

      3.筆插

      青花魁筆插

      ① 呈座屏式

      ② 寶瓶形站牙

      ③ 圓孔

      兩大一小,用于插筆

      ④ 芭蕉扇

      ⑤ 花鳥紋

      ⑥ 秀石紋

      ⑦ 魁星像

      魁星一手持斗,一手秉筆

      ⑧ 祥云吉慶紋

      青花魁筆插,高 15.9cm,寬 12.3cm,底橫長 13.0cm,底縱寬 7.0cm。

      筆插呈座屏形,兩側裝飾寶瓶形站牙,屏正面呈座箱式,并設三個圓孔,兩大一小,即可插筆,器身施白釉,通體以青花描繪紋樣,上有芭蕉扇,下有秀石、花鳥紋;另一面塑貼魁星像,魁星一手持斗,一手秉筆,腳踩云端,周圍輔以七星、祥云吉慶紋。

      此器又稱筆屏,系置筆用具,通常為筆插和插屏的組合。明人屠隆《考槃馀事》記載:“有宋內制,方圓玉花板,用以鑲屏插筆最宜。”

      4.筆筒

      筆筒大致出現(xiàn)于明代晚期,瓷器筆筒較為常見,尤其清代流傳了許多青花筆筒瓷器,多制作精美,是使用者的文化個性與審美的體現(xiàn)。明代文人朱彝尊曾作《筆筒銘》云:“筆之在案,或側或頗,猶人之無儀,筒以束之,如客得家,閑彼放心,歸于無邪。”

      清 青花博古筆筒 蘇州博物館藏

      ① 口部為圓口

      ② 平底

      ③ 兩組博古圖

      博古畫是一種摹寫古代器物形狀的繪畫。

      瓷質。圓口,直筒形,平底。外壁周身開光內以青花繪兩組博古圖,布局疏密得當,紋飾線條流暢,青花發(fā)色青翠,寓意典雅,為典型的康熙時期文房佳器。

      明 朱三松竹刻桐蔭玩月筆筒 蘇州博物館藏

      ① 仕女

      ② 假山

      ③ 梧桐

      筆筒淺浮雕一組玲瓏剔透的湖石假山,中間有一株梧桐,高入云端,還有數(shù)竿修竹。云中有一輪滿月,下有兩位仕女,一位倚靠在石頭上,作觀月狀,另一位蹀躞而行,畫面充溢著生活情趣。款鐫“丙午秋日,三松”,書法有董其昌風格,丙午為康熙五年(1666 年),因此應為清初作品。

      竹雕是以竹為材料,作品題材包括人物、動物、山水、花卉等。雕刻技法包括平雕、浮雕、透雕等,作品層次分明,形象逼真。

      5.筆掭(筆硯)

      筆掭,也稱筆覘、筆舐,為下筆行文描畫之前用以掭墨吮毫之具,以避免一筆之間發(fā)生墨色濃淡不均的現(xiàn)象。

      清 黃釉描金秋葉形筆掭 故宮博物院藏

      ① 葉緣,用于掭筆

      ② 葉脈,用描金裝飾

      黃釉描金秋葉形筆掭,清乾隆,高 1.4 厘米,長 12.5 厘米,寬 16.5 厘米。清宮舊藏。筆掭葉形,通體施黃釉,釉面瑩亮,釉色黃中泛紅,葉緣紅色愈深。器面的葉脈描畫清晰并以描金裝飾,器底亦雕出葉背脈絡,全器宛如疊置的大小兩片秋風中飄落的紅葉。此器取秋葉的自然形態(tài),以合于筆掭之用。濡筆之際,當令人有歲月如流、時不我待之感念。

      描金,瓷器裝飾手法之一。其工藝是以毛筆蘸調和好的金粉,在燒好的瓷器上描繪圖案花紋,然后入爐經(jīng)低溫烘燒而成。描金創(chuàng)燒于北宋定窯,南宋人周密《志雅堂雜鈔》記載:“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調金描繪,然后再入窯燒,永不復脫。”用大蒜汁調和金粉是利用其天然的粘性。

      6.筆洗

      筆洗作為文房清供之一,歷來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洗是一種用以盛水洗筆的文房用具,質地多樣,以瓷制最為常見,兼有玉、瑪瑙、琺瑯、象牙、犀角等。

      明 青花梵文蓮瓣洗 河南博物院藏

      ① 上層十六瓣蓮瓣

      ② 下層十六瓣蓮瓣

      ③ 兩層相向的如意頭花紋

      ④ 梵文

      ⑤ 內壁螺旋紋

      ⑥ 外壁梵文及折枝花紋

      ⑦ 內壁海石榴

      ⑧ 外壁花筋紋

      ⑨ 雙圈旋紋

      ⑩ “大明萬歷年制”六字楷書款

      明萬歷款青花梵文蓮瓣洗,高 5.5 厘米,口徑 19 厘米,足徑 11.8 厘米,整體以 4 層共 64 瓣蓮瓣組成一朵怒放的青蓮造型,手塑與彩繪并施,器型優(yōu)美,技藝精湛,是一件明代景德鎮(zhèn)窯的上乘佳作。瓷洗以立體的蓮瓣為形,飾以清麗雋逸的青花,雅致多姿。青花發(fā)色濃艷,重繪輕抹,釉光肥潤,畫工精細。

      青蓮音諧“清廉”,古代文人常以一柄青蓮來象征為人為官“一品清廉”,反映了文人雅士追慕高潔的氣節(jié)與風度。

      02

      墨出青松煙

      中國墨文化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時期,殷商時期的人們已掌握使用天然墨的方法,西周時出現(xiàn)人造墨,《述古書法纂》記載周宣王時“刑夷始制墨,字從黑土,煤煙所成,土之類也”。秦漢至隋唐時期,人工制墨技術有了長足的發(fā)展,尤其松煙墨,墨模的出現(xiàn)使墨的形制趨于規(guī)整,整個制墨也漸見規(guī)模,出現(xiàn)了許多制墨名家,休寧、歙縣一代的徽墨漸漸聲名鵲起。宋代制墨業(yè)發(fā)展迅速,技術上主要是油煙墨的發(fā)明。明清時期,墨已不單單是一個書寫工具,而成為了文人墨客或達官顯貴表達旨趣和彰顯身份的工藝品。

      清 康熙吳天章“龍賓十友”墨 安徽博物院藏

      ① 漆盒

      ② 墨身古竹策形

      ③ 墨身古琴形

      ④ 墨身長方形

      ⑤ 盒蓋

      ⑥ 金漆篆書

      ⑦ 紅漆篆書方印

      ⑧ 金漆紅彩博古圖

      此套集錦墨共十錠,造型各異,尺寸不一,有長方形,臂擱形,古竹策形,古琴形等,墨上的彩繪圖案精致細膩,并刻出琴、筆、紙、硯、鎮(zhèn)紙、臂擱、竹筒、雙劍、文石、書籍等形狀,很巧妙地拼裝組合在一長方形黑漆盒內。盒蓋面上部有金漆篆書:“龍賓十友,結契文房,金瀾膠爾,既堅且芳”。鈐“闇然室”“開泰”兩枚紅漆篆書方印,下繪金漆紅彩博古圖。

      吳淖,安徽休寧人,字天章,號開泰,別署闇然室主人。明清間著名墨工,與款派名家曹素功、吳守默等齊名,獨樹一幟,為休寧派之佼佼者,子孫世其業(yè),至雍、乾后不衰。天章墨業(yè)年代久遠,品精且多,然以年代定其優(yōu)劣則以康熙初年所制者較為優(yōu)質,如“妙翰留芳”、“漩率耀”等為最上乘。

      集錦墨又稱“瑤函墨”,始現(xiàn)于明代中晚期,鼎盛于清代。集錦墨是墨家按一定的主題設計制作,由形式不同、圖案各異的墨錠組成的套墨。其主要分為兩類,一是所有墨錠形狀相同、圖家紋飾不同;二是所有墨塊形制、圖索紋飾迴然不同。集錦墨多數(shù)用料上乘,工藝精湛,裝飾華美,形式繁多,集實用與裝飾為一體。

      03

      紙壽千年

      紙壽千年,墨潤萬變”,早在西漢時期,我國就已經(jīng)發(fā)明了利用植物纖維造紙的技術。晉代傅咸在《紙賦》中贊譽紙“廉方有則,體潔性貞。含章蘊藻,實好斯文”。

      1.宣紙

      宣紙之名見于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好事家宜置宣紙百幅。”而“紙的制造,首在于料。”古宣州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和生態(tài)資源,為宣紙的生產(chǎn)提供了優(yōu)質原料。宣紙最初以檀皮或赭皮入料,后以青檀樹皮及沙田稻草混合抄造。宣紙質地棉韌,潔白細膩,享有:“輕似禪意白如雪,抖似細綢不聞聲”的美名。

      南宋 張即之《楷書華嚴經(jīng)》安徽博物院藏

      張即之,字溫夫,號樗寮。安徽和縣人。南宋時以能書聞天下。學顏真卿而參以歐陽詢、褚遂良體勢筆法,清勁絕人。特擅大字,晚年益放。或謂度宗咸淳年間八十余歲尚在。此冊為其所書《華嚴經(jīng)》殘片,經(jīng)改裝成冊。無款。鈐有梁讞印一方。經(jīng)張珩等書畫鑒定家鑒定,確認其為張即之真跡。

      2.蠟箋紙

      蠟箋紙屬于蠟質涂布紙,紙張涂蠟后表面光滑,增加了抗水性,并有防蟲蛀的作用。這種技術在隋唐時期已有很大發(fā)展,敦煌石室寫經(jīng)紙中的“硬黃紙”就是在黃色紙上涂布一層黃蠟。唐宋時還有在本色紙上涂以白蠟者,稱“硬白”或“白經(jīng)箋”。

      清 橘黃色描金云龍邊粉蠟箋 故宮博物院藏

      ① 粉蠟箋

      ② 金云龍紋

      橘黃色描金云龍邊粉蠟箋,長 160.7 厘米,寬 95.7 厘米。箋背色灑金,紙面印描金云龍紋邊欄。描金彩與云龍紋樣具清代中期的裝飾特點,為此紙年代鑒定的依據(jù)。粉蠟箋的制作技術始于晉、唐時期,在清代加工紙中被廣泛應用。此紙在裝飾上避免了通箋遍飾,采用邊欄的表現(xiàn)形式,乃其特色所在。從故宮博物院現(xiàn)藏紙張分析,此類云龍邊欄紋樣在清代中期開始出現(xiàn),及至清代晚期歷朝沿襲使用。

      粉蠟箋,從唐代開始加工制作的一種添加紅、黃、白、藍、綠等各色礦物粉作為著色劑的蠟箋。添粉加蠟兼有粉蠟紙的優(yōu)點。制作方法,在生宣紙上先涂以粉,再加蠟砑光制成。此法在清康熙至乾隆年間為全盛時期,并盛行在粉蠟箋上再以金銀粉繪制各種圖案,多為宮廷裝飾用紙。

      3.?鎮(zhèn)紙

      鎮(zhèn)紙又叫紙鎮(zhèn)、文鎮(zhèn)、書鎮(zhèn)等,常見的多為長條形,因此也稱作鎮(zhèn)尺、書尺、壓尺等。“鎮(zhèn)”,在《說文解字》中:“鎮(zhèn),博壓也”。顧名思義,鎮(zhèn)紙是用來壓紙的文具。

      南宋 石雕犀牛鎮(zhèn)紙 諸暨市博物館藏

      ① 犀牛呈臥伏狀,用于壓紙

      ② 獨角

      ③ 口鼻上翹

      ④ 四肢蜷曲

      一級文物,1981 年出土于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南宋慶元六年(1200 年)董康嗣墓。共出土兩件,形制、大小基本相同。呈臥伏狀,四肢蜷曲。昂首突目,頭部長一獨角,向后傾斜,角尖朝上,口鼻上翹,兩耳聳立,作警覺狀。軀體渾圓壯實,蹄足粗壯有力,尾巴緊縮臀后搭至后腿。造型生動,琢工精細。

      宋代器物紋飾中常出現(xiàn)“犀牛望月”圖樣,亦作獨角牛臥地仰天的形象。器物中獨角閑臥的牛,專家推測為南宋人所稱的“犀牛”。石雕犀牛鎮(zhèn)紙體現(xiàn)了南宋時期的石雕技藝,對于研究南宋文具及紋飾造型等有參考意義。

      04

      硯梨花雨

      硯,文房四寶之一,凝墨如鏡,映照千年文化之深邃。古人云:'硯以石潤,發(fā)墨無聲'。明清時期,文人賞硯、刻硯、藏硯之風盛行,注重造型、銘文及裝飾紋樣,雕刻精巧雅致,頗具品味和文化內涵。

      1.?硯臺

      唐 白釉辟雍硯 天津博物館藏

      ① 硯面上凸

      ② 硯邊內凹

      ③ 蹄狀柱

      ④ 硯底

      ⑤ 硯堂,圓形且無釉,用于研磨

      ⑥ 硯池,環(huán)形水槽,用于儲存墨汁

      唐白釉辟雍硯高 5.5 厘米、口徑 12.5 厘米、足徑 15.5 厘米,圓形,硯面上凸,四周為環(huán)形水槽,圈足上有二十六根蹄狀柱托起硯面,形成高圈足。外底無釉,露胎處潔白干凈。圓形硯堂無釉,可以用于研墨。硯體及水槽均施白釉,釉薄光潤。硯邊內凹,形成圓形水渠,用于儲存墨汁。此硯造型獨特,是唐代瓷硯的典型器物。

      2.硯滴

      硯滴是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文房器物,貯存硯水供磨墨之用。東晉時期出現(xiàn)了各種形狀的水盂,人們在使用中發(fā)現(xiàn),用水盂往硯里倒水時,往往水流過量,于是出現(xiàn)了便于掌控水量的器物——硯滴。硯滴也稱水滴、水注、書滴、蟾注等。有嘴的叫“水注”,無嘴的叫“水丞”。

      元 龍泉窯青瓷舟形硯滴 浙江省博物館藏

      ① 倉棚

      ② 艄棚

      ③ 棚頂?shù)捏颐?/p>

      ④ 蓑衣艄公作取笠帽狀

      ⑤ 小孔,注水之用

      ⑥ 男女二人席地而坐呈交談狀

      ⑦ 底無釉露火石紅胎

      全器作舟形,有倉棚和艄棚,船舷兩側置有欄桿,倉內塑有人物,為男女二人席地而坐呈交談狀。倉棚沿左邊擱油以木漿,棚頂落有一笠帽,左邊一著蓑衣艄公作取笠帽狀。器身內外施釉,色青綠亮澤,底無釉露火石紅胎,舟首處留有一小孔,注水之用。

      此硯滴出自以青釉著稱的龍泉窯,釉色瑩潤雅致,且胎質細膩,釉層肥厚。硯滴最初多為銅制,隨著制瓷工藝的發(fā)展,各種各樣的瓷質硯滴越來越多,硯滴設計也越來越注重造型優(yōu)雅,寓意美好,同時也成為一種清供雅賞,極具藝術價值。

      3.水盂(水丞)

      明 筍形陶水盛 南京博物院藏

      ① 不規(guī)則形小口,用于注水

      ② 筍葉

      ③ 蟲斑

      ④ 蟲洞

      ⑤ 筍根部

      ⑥ 黃楊木葉形座

      作冬筍形,上部開一不規(guī)則形小口,筍形逼真,筍的葉莖、蟲斑、蟲洞、筍根部的凸乳釘及切面的微孔皆刻畫的惟妙惟肖。下配黃楊木葉形座一只,亦十分精巧。水盂,又名“水丞”,是傳統(tǒng)文人書房中盛水的小器具,以便研墨時向硯池內注水。

      05

      印石方寸見天地

      宋元以后,詩書畫印結合的藝術形式日趨完善,文人在書畫、信札、典籍上多喜鈐印。文人將篆刻作為一種雅逸文化,以刀代筆,方寸之間展現(xiàn)自我精神世界。

      1.?印章

      清 “小紅低唱我吹簫”象牙章 故宮博物院藏

      ① 印臺(印身)

      ② 印墻,上有印刻隸書體“叔均”

      ③ 印紐:印臺以上部分,原為系帶處后演化為裝飾及表現(xiàn)登機用途

      ④ 印鼻:印紐的一部分,在紐式頂端,為系帶處

      ⑤ 穿銎:印紐的一部分,為穿帶的孔洞

      ⑥ 環(huán)鏈

      ⑦ 印面:顯示印文與圖形之處,上有印文篆體,朱文,為“小紅低唱我吹簫”7 字

      “小紅低唱我吹簫”象牙章,清代翁大年篆刻,印面邊長 1.8 厘米,通高 2.4 厘米。印象牙制,方形,壇紐,紐頂施環(huán)鏈,側款。印文篆體,朱文,右上起順讀“小紅低唱我吹簫”7 字,印面有陽線邊欄。邊款陰刻隸書體“叔均”。

      此印印文出自宋代姜夔的詩句:“自琢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里橋”,“小紅”為姜夔的歌妓。象牙材質堅實細膩,作印耐磨。翁大年擅長刻象牙印,其鐵線朱文印既挺拔有力,又生動流暢。此印上端為覆斗形,有細環(huán)鏈銜于頂部小環(huán)中,作品精巧,足堪賞玩。

      2.?印泥盒

      印泥盒亦稱印奩、印色池。文人用其蓄藏印泥,宋曾鞏詩:“印奩封罷閣鈐間,喜有秋毫免素餐。”傳世品中亦見有唐代印盒,由此可見,印盒不晚于唐,而盛于宋,宋代的官、哥、定、越等窯均燒造過印盒。

      (盒蓋)?

      (內腹)

      清康熙 景德鎮(zhèn)窯青花老萊子娛親印泥盒 上海博物院藏

      ① 盒蓋描繪老萊子彩衣娛親故事

      ② 盒身繪平遠山水畫

      ③ 內腹繪一婦人以手承接垂下的蜘蛛

      ④ 底足

      此文物連蓋高 5.3 厘米,底徑 7.7 厘米。這件青花印泥盒內腹、盒蓋、盒身都以青花裝飾,內腹畫一婦人以手承接垂下的蜘蛛,比喻抬頭見喜,盒身繪平遠山水,盒蓋則描繪老萊子彩衣娛親故事。老萊子故事出自漢·劉向《列女傳》,記春秋時人老萊子很孝順,七十歲了還穿著彩色衣服扮成幼兒,引父母發(fā)笑,被列為“二十四孝”之一。

      06

      焚香引幽步

      香薰類的文房雅器,是文人墨客書齋中不可或缺的雅物,不僅承載著凈化空氣、增添風雅意趣的實用功能,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與審美追求。

      1、香爐

      明 青花海水紋香爐 故宮博物院藏

      ① 爐耳兩朝天耳

      ② 爐口

      ③ 爐身繪海水江崖紋,寓意江山永固

      ④ 爐足呈象腿形

      青花海水紋香爐,明永樂,高 55.5 厘米,口徑 37.3 厘米,足距 38 厘米。爐闊口,短頸,鼓腹,下承以三象腿形足,肩部置兩朝天耳。內施白釉。外壁通體繪海水江崖紋。此器與青海省博物館藏“大明永樂年制”款銅爐器形相似。其形體碩大,青花色澤濃艷,暈散明顯,凝結的黑斑密布于紋飾中。紋飾寓意江山永固。能夠燒造如此有氣魄、紋飾精美的瓷器,反映出當時景德鎮(zhèn)窯工高超的制瓷技藝。

      明永樂、宣德時期瓷器上的海水紋通常有起伏相疊的波浪及涌起的浪花,其裝飾性比元代大大加強。

      2、香盒

      香盒也稱香筥、香合、香函、香箱等。古代文人在書房讀書寫字、彈琴撫箏、品茗弈棋之時,總喜歡焚一爐香,既可以增添風雅意趣,又可以凈化室內空氣。但焚香多為香丸、香餅、天然香木等,香品易于揮發(fā),香氣易于走散,所以文人們就增添了香盒這一文玩。

      清 竹雕海棠式鏤空香盒 故宮博物院藏

      ① 盒蓋

      ② 盒身

      ③ 刻陽文覆蓮瓣紋

      ④ 鏤雕纏枝花草

      ⑤ 口邊印刻回紋

      ⑥ 四獸蹄形足

      ⑦ 足跟陽刻如意云紋

      竹雕海棠式鏤空香盒,清中期,通高 8.2 厘米,最大口徑 10.2 厘米。

      此器器形似乎是仿唐、宋時期的蓮花式熏香爐而來,上置裝飾蓮花的爐蓋,下為多足,但為了爇燃出香,材質多取金屬、陶瓷、石料等,像這種以竹根雕刻的器物并不具備燃香的功能,而是存置樹脂香料及香餅、香丸之類的香盒。將其鏤空可以透發(fā)香氣,小巧玲瓏的器形更可以為書房案頭增添情趣。此器是清代有仿古意匠的竹雕香具中一件突出的作品。

      3.香櫞盤

      香櫞盤指古人書齋中陳設的一種小型果盤,其常置黃色香櫞或佛手于其中,可散發(fā)出宜人的香氣,平添不少雅趣。

      清 粉彩雕鑲荷葉香櫞盤 故宮博物院藏

      粉彩雕鑲荷葉香櫞盤,清乾隆,高 3.8 厘米,長 15.7 厘米,寬 10.5 厘米。清宮舊藏。

      盤呈荷葉形,葉面翻卷起伏,葉梗從葉后過枝而上,葉面邊緣處貼塑含苞待放的花苞與蓮實,蓮蓬中有可活動的蓮籽,器底粘有田螺和菱角形足。底書青花篆書“乾隆年制”四字款。此器造型、釉色均刻意摹仿自然界中的實物,色彩與質感都頗為真切,自然生動,體現(xiàn)出當時瓷器成型及燒制工藝的高超水平。

      07

      文房清供花瓶美

      1.花插

      清 翠雕花鳥紋花插 故宮博物院藏

      此花插高 25 厘米,口徑 5.9×8 厘米。翠呈青綠色,局部有深綠及黃褐色。花插較高,呈樹樁形,主桿粗大,內可插物。花插的外壁 鏤雕牡丹花枝,枝上立著禽鳥。下配以鏤空雕花紅木座。

      花插屬陳設用品,內可插物。明代玉器中已有花插,多呈筒狀。清代的玉花插樣式較多,其中樹樁形花插較為典型。這件花插所用翠料有較高的透明度,局部綠色深重,屬高檔材料,是清代宮廷的重要陳設器。

      2.花觚

      觚是中國古代一種用于飲酒的容器,也用作禮器,始見于新石器時代陶器,夏、商、周時期流行青銅觚。仿青銅觚的瓷質花瓶,俗稱“花觚”,流行于元、明、清三代。

      明 青花異獸紋花觚 故宮博物院藏

      ① 外口:沿下橫書楷書“大明萬歷年制”六字款

      ② 頸部繪洞石、花卉及草蟲紋

      ③ 凸棱繪雙龍穿花及纏枝蓮托八寶紋

      ④ 腹部,八面皆繪異獸

      ⑤ 足脛。從上至下八面分別繪8組折枝花卉、松柏、異獸及花卉紋各一周

      青花異獸紋花觚,明萬歷,高 76.5 厘米,口徑 22.6 厘米,足徑 19.3 厘米。觚葵瓣式,敞口,沿上折,長頸,頸中部起凸棱,腹部鼓出,足部高長,微外撇。此花觚器形碩大,器身為 8 瓣花棱式,所繪紋飾繁密,從造型到紋飾都體現(xiàn)了萬歷時期花觚的特點。

      08

      裁云剪月,書畫生輝

      1.糊斗

      糊斗,古時對貯漿糊器具的稱謂。漿糊是古代文人必不可少的一種物品,書籍的損壞、裝訂,都需要漿糊的幫助。

      清 灑藍釉描金花卉紋帶蓋糊斗 故宮博物院藏

      ① 蓋頂描金繪朵花紋

      ② 器口沿處皆繪卷草紋一周,器頸飾如意頭及點珠紋,腹部繪 4 組朵花紋

      灑藍釉描金花卉紋帶蓋糊斗,清康熙,高 6.2 厘米,口徑 3 厘米,足徑 3.3 厘米。清宮舊藏。糊斗分蓋、器兩部分,均施灑藍釉為地,描金為飾。蓋折沿、平底;器敞口、直頸、扁圓腹、圈足。

      糊斗為文房中盛糨糊之器,加蓋以防鼠竊。此器型制穩(wěn)重大方,色調清雅,描金紋飾顯露出皇家的富貴氣派,是宮中專用的盛糊之具。

      2.裁紙刀

      清 象牙雕云龍紋紙刀 清宮舊藏

      象牙雕云龍紋紙刀,清,長 30.2 厘米。清宮舊藏。

      紙刀長條形,扁體,上部為刀柄,略厚,一面以去地浮雕法飾龍戲珠紋,圍繞著似太陽般的中央圓臺,另一面陰刻“卍字不斷頭”紋飾。器下部光素,為裁刀,鋒刃極薄,頂端圓滑。刀柄與刀鋒的過渡部分以鏤雕及陰刻法飾花葉紋,正背面相同,其題材風格類似歐洲巴洛克、洛可可時期盛行的良苕葉紋,表明此器或出于受西洋工藝風格影響的廣東匠人之手。

      09

      擊磬彈琴

      文房之中,樂器亦占一席之地。樂器不僅僅是演奏音律的器具,更是文人墨客精神世界的延伸與寄托。文房雅器之中,樂器種類繁多,各展風華。

      1.?琴

      唐 九霄佩環(huán)琴 故宮博物院藏

      ① 琴額

      ② 承露

      ③ 岳山

      ④ 頸

      ⑤ 一徽

      ⑥ 十三徽

      ⑦ 七弦

      ⑧ 腰

      ⑨ 冠角(焦尾)

      ⑩ 龍齦

      ? 護軫(紫檀木所作)

      ? 琴軫

      ? 龍池

      上方篆書“九霄環(huán)佩”琴名,下方有篆文“包含”大印一方。池右有行書“泠然希太古。詩夢齋珍藏”及“詩夢齋印”一方。池左行書“超跡蒼霄,逍遙太極。”“庭堅。”

      ? 雁足:上方行書“藹藹春風細,瑯瑯環(huán)珮音。垂簾新燕語,蒼海老龍吟。”“蘇軾記。”

      ? 風沼:上方有“三唐琴榭”篆書長方印一方,下方“楚園藏琴”印一方。

      ? 托尾

      ? 齦托

      ? 軫池

      “九霄環(huán)佩”琴,唐,伏羲式,通長 124 厘米,隱間 114.2 厘米,額寬 21.8 厘米,肩寬 21.2 厘米,尾寬 15.4 厘米,厚 5.8 厘米。

      此琴傳為盛唐雷氏作品。琴以梧桐作面,杉木為底。通體紫漆,面底多處以大塊朱漆補髹,發(fā)小蛇腹斷紋,純鹿角灰胎。龍池、鳳沼均作扁圓形,腹內納音隆起,當池沼處復凹下呈圓底長溝狀,通貫于納音的始終。蚌徽,紅木軫,白玉足鏤刻精美,紫檀岳尾。護軫亦為紫檀木所作,可能是清代廣陵派琴家徐祺所裝。

      此琴可追溯的藏家有晚清民初時期的葉赫那拉·佛尼音布,字荷汀,后易姓葉,名潛,字鶴伏,號詩夢齋。其后遞藏者有“紅豆館主”愛新覺羅·溥侗,有劉世珩,即于琴上銘刻“楚園藏琴”“三唐琴榭”者,再傳子之泗,最后歸藏劉晦之。

      2.?磬

      古代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懸掛,可賞可奏。

      清 翠太平有象磬 故宮博物院藏

      ① 簨,用于懸掛特磬的橫木或架子

      ② 罄體

      ③ 業(yè),覆在橫木(簨)上的裝飾物

      翠太平有象磬,清,高 24 厘米,長 26.5 厘米,厚 0.7 厘米。磬翠玉質地,翠綠色中有部分白斑。片狀,一面隨形淺浮雕巨象,象呈向右回首狀,長鼻、長牙抵于臀部。象尾細而短,甩向右前方。象腿粗壯,前腿向前,后腿向后,似行走跑動狀。另一面雕云氣紋,中部凸起一雙圈圓,圈內凸雕篆書“太平有象”四字,以釋正面圖意。磬上部雕五個松球,中心一個有孔,穿銅環(huán)及掛鉤。

      中國古書中常見所謂“金鐘玉磬”之說法。“金鐘”的“金”當時是指青銅,至清代才出現(xiàn)真正用金制作的金鐘。古之玉為“石之美者”,故古代的“玉磬”從廣義上說也即用美石制作的磬。金鐘玉磬皆是古代帝王舉行重大典禮時所用的樂器。此件翠玉磬上端有鉤環(huán)可懸掛于木架之上,既可做樂器,又不失為一件精美的藝術陳設品。

      10

      案頭清供

      1.?臂擱

      臂擱是古代文人用來擱放手臂的文案用具。除了能夠防止墨跡沾在衣袖上外,墊著臂擱書寫的時候,也會使腕部感到非常舒服,特別是抄寫小字體時。因此,臂擱也稱“腕枕”。

      清 白玉雕竹形臂擱 故宮博物院藏

      此臂擱,清,長 13.1 厘米,最寬 4.6 厘米,厚 1.3 厘米。清宮舊藏。臂擱青白玉質,稍有瑕疵,竹節(jié)造型。凸面琢一只牽牛蟲伏于竹上,并出廓雕小竹一枝,凹面對應浮雕 7 道竹節(jié)。所配木座亦為竹節(jié)造型。清宮中的臂擱品種頗多,有漆、竹、木、象牙、玉等制品,而玉臂擱為等級最高的一種。此臂擱造型生動,頗富自然之趣,潤潔的玉質白中透青,清雅宜人。

      2.如意

      “如意”,又稱“握君”“執(zhí)友”或“談柄”,由古代的笏和搔杖演變而來,多呈 S 形,類似于北斗七星的形狀。明清兩代,如意因其珍貴的材質和精巧的工藝而廣為流行,以靈芝造型為主的如意被賦予了吉祥驅邪的涵義,成為承載祈福禳安等美好愿望的貴重禮品。在明末時期,如意更因其特有的雅致,成為崇尚古風的文人墨客的文房玩賞物件。

      清 紫檀嵌玉三鑲如意 故宮博物院藏

      ① 如意首,首玉璧中央鑲有東珠

      ② 如意柄

      ③ 如意尾

      此如意,長 45.5 厘米。如意紫檀柄,首、身、尾鑲螭紋玉璧、玉瓦,如意首玉璧的中央鑲有一顆產(chǎn)自東北黑龍江流域的東珠,直徑超過 1 厘米。清朝皇室非常注重東珠,這種產(chǎn)于東北混同江及烏拉、寧古塔諸河的東珠瑩潤潔白,大可半寸,清時規(guī)定,只準宮中采用,王侯大臣不得隨意佩戴。

      東珠大而圓者往往用在皇冠或朝珠之上,異型珠則作為鑲嵌之用。據(jù)宋蔡絳《鐵圍山叢談》記載,在北宋時,這種珠直徑圍寸者價值二三百萬。此顆東珠粒大晶瑩,點綴在雙螭之間,組合為二龍戲珠紋飾,光彩奪目。

      3.文玩盒

      清 文竹書卷式盒 故宮博物院藏

      文竹書卷式盒,清中期,通高 10.5 厘米,底長 16 厘米,寬 13.5 厘米。清宮舊藏。盒之造型為長方體臺座上設置三卷畫軸式盒、一書函式盒以及一長方形葵式盒。三卷畫軸式盒壘成“品”字形,書函式盒與葵式盒均在畫軸式盒的另一側。每一盒之蓋與身均成子母口扣合。

      盒通體包鑲文竹為飾,陰刻模仿錦紋的各式幾何紋飾,畫卷與書函上浮雕標簽,葵式盒上則去地浮雕變體夔紋。此盒內尚儲有《董誥臨米芾尺牘》《董誥九秋圖》等,表明其不僅是精致的文房陳設,而且是為珍藏圖冊而專門定做的收貯盒。

      書房是一個充滿思想藝術與靈魂的所在,承載著文人的風骨與雅意。文人以雅為尚,書房中讀書撫琴,吟詩繪畫,焚香品茗,這是他們寧靜自得、內省慎遠、返璞歸真的精神空間。文可載道,器亦可載道,中國傳統(tǒng)造物講究通過“物”傳達趣味和意境。文房雅器,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與歷史信息,也承載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格調與精神。

      相關鏈接

      墨韻萬變、紙壽千年:文房四寶里的歷史流變|觀展

      理解自己的文明(11):文人雅器|圖鑒


      圖片 | 杜廣磊

      排版 | 小謝

      設計 | 尹莉莎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fā)布者【文博時空】所有。本App為發(fā)布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服務,不代表經(jīng)觀的觀點和構成投資等建議
      久久精品福利网站免费
      <nav id="4uuuu"></nav>
    • <tr id="4uuuu"></tr>
    • <tr id="4uuuu"></tr>
    • <tfoot id="4uuuu"><dd id="4uuuu"></dd></tfoot>
      • <noscript id="4uuuu"><optgroup id="4uuuu"></optgroup></no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