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4uuuu"></nav>
  • <tr id="4uuuu"></tr>
  • <tr id="4uuuu"></tr>
  • <tfoot id="4uuuu"><dd id="4uuuu"></dd></tfoot>
    • <noscript id="4uuuu"><optgroup id="4uuuu"></optgroup></noscript>

      久久精品福利网站免费,亚洲色大情网站WWW在线观看,久久水蜜桃网国产免费网手机 ,男女性高视频免费观看国内,老色鬼第一页av在线,久久久久精品婷婷

      55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全梳理(1-20)|探秘大遺址

      文博時空2024-08-28 07:56

      文博時空/文 文博時空 作者 李暢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自 2010 年啟動以來,已經(jīng)有 55 個獲批。這些遺址在哪里?有哪些重量級文物?有何歷史價值?我們給大家做個簡單梳理。很多遺址我們之前做過報道,可以點擊相關鏈接看詳細介紹。

      01

      北京圓明園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與頤和園緊相毗鄰。圓明園,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規(guī)模、杰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筑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nèi)涵而享譽于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shù)的典范”和“萬園之園”。

      圓明園繼承了中國 3000 多年的優(yōu)秀造園傳統(tǒng),既有宮廷建筑的雍容華貴,又有江南水鄉(xiāng)園林的委婉多姿,同時又吸取了歐洲的園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風格的園林建筑融為一體,在整體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諧完美。可謂“雖由人做,宛自天開”。

      霽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

      清乾隆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此尊圓口卷唇,腹部鼓起,左右各飾一白釉海燕形雙耳,海燕塑造精細,極為生動。通體施霽青釉,口沿處、肩頸處繪金彩線紋,腹部繪葉紋、纏枝蓮紋,近底處飾粉彩凸雕蓮瓣、蓮實和連珠紋各一道,足底繪金彩線紋,與口沿處相呼應。外底有篆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瓷質(zhì)精美,花紋細膩,色彩瑰麗,是景德鎮(zhèn)官窯為當年圓明園內(nèi)海晏堂特制貢品,是乾隆朝高超的制瓷工藝的代表。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

      它曾是圓明園海晏堂外噴泉的一部分,1860 年英法聯(lián)軍侵略中國,火燒圓明園,獸首銅像開始流失海外,幸運的是截至 2021 年 3 月,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鼠首、兔首、馬首已回歸祖國,遺憾的是剩余五尊仍下落不明。

      長頸葫蘆瓶

      這是清乾隆收藏到圓明園的一件珍寶,上面繪有淺黃地洋彩錦上添花萬壽連延圖,長頸葫蘆瓶瓶上所繪紋飾色澤艷麗多變,重疊交錯,構(gòu)圖精巧,細致繽紛,看起來極其美麗。

      相關閱讀

      樣式雷研究團隊解讀:200年皇家設計世家傳奇 | 古建之美

      中國古代建筑設計的“尋寶圖”|“一個200年設計世家的傳奇”系列(二)

      建筑的記憶 |“一個200年設計世家的傳奇”系列(五)

      02

      周口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周口店遺址位于北京城西南約 50 公里處的房山區(qū)境內(nèi),背靠峰巒起伏的太行山脈,面臨著廣闊的華北平原,山前一條小河潺潺流過,這里自然資源豐富,氣候溫暖宜人,是 70 萬年至 20 萬年前的“北京人”、20 至 10 萬年前的第 4 地點早期智人、約 4.2-3.85 萬年前的田園洞人、3 萬年前左右的山頂洞人生活的地方。

      舊石器時代 骨針

      03

      集安高句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高句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位于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區(qū)周圍,包括國內(nèi)城、丸都山城、高句麗遺址公園等 7 處考古遺址公園核心區(qū)和麻線 626 號墓、西大墓、千秋墓、麻線 2100 號墓、麻線 2378 號墓、七星山 211 號墓、七星山 871 號墓、王字墓、臨江墓、角觝墓、舞踴墓、馬槽墓、散蓮花墓、禹山 992 號墓等 10 余處遺址展示區(qū)。公園占地面積 140 萬平方千米。遺址公園內(nèi)的文化遺存是數(shù)以萬計的高句麗遺跡中的精髓。

      高句麗(前 37 年~668 年)是中國地方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中持續(xù)最久的政權(quán),前后經(jīng)歷了 28 位君王。而集安作為高句麗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有 425 年之久,保留了大量遺跡。2004 年 7 月,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國內(nèi)城、丸都山城是高句麗的早中期王城,其特點是平原城與軍事性山城相互依附、互為都城,形成了世界王都建筑史上附合式王都的新模式。以東方金字塔——將軍墳為代表的 12 座高句麗王陵皆以石材構(gòu)筑,外觀呈截尖方錐形,結(jié)構(gòu)嚴密,工藝精湛,規(guī)模宏大,氣勢雄偉。素有“東北亞藝術(shù)瑰寶”之稱的高句麗古墓壁畫,色彩鮮艷、線條流暢、內(nèi)涵豐富,生動地描繪出高句麗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生活場景。漢字鐫刻的海東第一古碑——好太王碑是高句麗吸收接納了漢字體系和接受漢文化影響的最好詮釋。

      長川一號墓 前室北壁壁畫(損毀嚴重)

      長川一號墓 前室南壁 歌對圖

      角觝墓壁畫 角觝圖

      舞踴墓壁畫 宴飲圖

      舞踴墓壁畫 舞踴圖

      04

      鴻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位于江蘇省無錫市的鴻山遺址,首次完整地揭示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越國貴族墓葬在同一墓地的埋葬規(guī)律,并將墓葬分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墓,代表了越國貴族的4個等級。同時,該地區(qū)現(xiàn)保存著百余座大小土墩,分布于伯瀆河、九曲河“兩河流域”大約7公里的范圍之內(nèi)。由眾多貴族墓葬構(gòu)成的越國貴族墓地在長江下游的太湖流域?qū)偈状伟l(fā)現(xiàn)。

      玉玄鳥(玉飛鳳)

      玉飛鳳共出土三件,造型稍有不同,均作振翅欲飛狀,雕琢工藝精良。此件為白玉,呈白色,微透明,鳳額有一紅色圓斑,鳳作振翅欲飛狀,這是國內(nèi)最早發(fā)現(xiàn)的微雕玉器,鳳身上雕刻著極細的鱗形紋和羽線紋,展示出當時吳越人高超的治玉工藝。在古代,鳳鳥同龍一樣,是原始氏族的圖騰,具有神秘的色彩。鳳鳥又是古代人們心目中一種吉祥的瑞鳥,是天下安寧的象征,也被比喻為美人和富貴,象征著美好的生活。玉飛鳳作為一種遠古圖騰,其文化底蘊非常深厚,隱喻“鳳凰起飛迎朝陽”。

      琉璃釉盤蛇玲瓏陶球形器

      這是我國最早的琉璃陶胎器,球形,中空,下部為矮圈足,球身由八條盤蛇構(gòu)成,姿態(tài)各異,圓目張口,或頭向上昂,或口銜另一蛇的尾,或口銜另一蛇的身,蛇頭和蛇身飾點狀的藍色琉璃釉,并以紅彩相間。

      青瓷爐盤、溫酒器組合

      鴻山遺址邱承墩戰(zhàn)國貴族墓中出土一套由爐盤和溫酒器組成的青瓷溫酒器,伴出大量青瓷酒杯,為國內(nèi)首次發(fā)現(xiàn)。溫酒器,顧名思義,就是用于溫酒的專門器具。冬天使用時,在底部的爐盤內(nèi)放炭火,位于爐盤之上的溫酒器內(nèi)加熱水,然后將酒杯置于溫酒器的小孔內(nèi),以火溫水,以水溫酒,端杯即飲,飲畢再斟,邊溫邊飲。

      圖片青瓷吊釜、瀝水器組合

      吊釜、瀝水器組合極為罕見,為仿青銅器的加熱消毒用器。吊釜用繩索吊起,其下燒火,吊釜邊上有兩個耳朵,燒火時可擋住上竄的火焰,而不至燒斷繩索。釜內(nèi)的水燒開后,將碗或酒杯倒扣在底部有孔的瀝水器內(nèi),置入釜中燙碗或酒杯,瀝水器提起后,碗、杯上的水便自然瀝下,衛(wèi)生而科學。

      青瓷甬鐘組合

      05

      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良渚遺址位于浙江省余杭縣和德清縣境內(nèi),為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群,年代為公元前 3300 年至公元前 2000 年。遺址群中發(fā)現(xiàn)有分布密集的村落、墓地、祭壇等各種遺存,出土物中以大量精美的玉禮器最具特色。這些遺跡、遺物的發(fā)現(xiàn),顯示出良渚文化遺址群已成為證實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具規(guī)模和水平的地區(qū)之一。

      神人紋玉琮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 良渚博物院藏

      浙江余杭反山遺址 23 號墓出土,這件玉琮與常見的“內(nèi)圓外方”的玉琮不同,整體呈圓形,四道弦紋將玉琮分為上下兩部分,表面刻有神人紋,體現(xiàn)了良渚文化玉琮形制的多樣性。

      玉琮式管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 良渚博物院藏

      在良渚文化中,細小型玉琮常有發(fā)現(xiàn),而且多出土于玉管集中的地方,有的正處在串飾的中間,所以發(fā)掘報告稱其為“玉管”或“玉琮形管”。這些細小型玉琮的造型和圖紋與大型玉琮相似,在琮面上同樣飾有良渚文化獸面紋。

      鏤空獸面紋玉牌飾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 良渚博物院藏

      1987 年瑤山遺址(迄今等級最高、出土玉器數(shù)量最多、器類最為豐富、制作最為精美、最具影響力的良渚文化墓地)7 號墓出土,寬 7cm,高 4.9cm,整體大致呈三角形,采用透雕和陰線刻相結(jié)合的手法,使其呈現(xiàn)出獸面的形象。

      三角形的上端兩角各對鉆一個圓孔為眼,眼對角各有一個弧邊三角形鏤空,用來代表眼眶和眼瞼。額頭上有不規(guī)則的條形鏤空,卷云紋充當鼻孔,并且末端向上延伸,與眉毛相連。下端是弧邊的十字型鏤空,可能是嘴。眼眶下三角形的邊緣有兩個凸起,像胡須,也有人認為是青蛙的爪子,而整個器物則是一只蹲趴的青蛙。

      玉牌上獸面紋的圖案和良渚文化的獸面紋有所區(qū)別,大眼的特征反而和崧澤文化晚期陶器上的紋樣一致,因此有研究者認為是“亦龍亦獸”的過渡圖像。

      龍首紋玉鐲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 良渚博物院藏

      瑤山一號墓出土,直徑 8.2cm、高 2.65cm、孔徑 6.1cm,是目前考古發(fā)掘出土的龍首紋玉器中,體量最大的一件。

      外璧用減地浮雕方式雕琢四組順向環(huán)鐲外璧的龍首紋。龍首重圈凸眼,眼睛上方陰線刻畫一對短角狀紋樣,短角的后方以示意性的浮雕顯現(xiàn)近方形的兩耳,闊鼻,鼻梁部位陰線刻畫雙線菱形圖案,內(nèi)填刻橢圓形紋樣,闊鼻下豎刻短線表示嘴巴。

      龍首紋是流行于良渚文化早期的一種紋飾,到了良渚文化中后期,龍首紋被良渚文化主流的神人獸面紋所取代。比較瑤山 2 號墓出土的龍首紋圓牌飾和瑤山4號墓出土的獸面紋玉璜,可以看到這兩種圖案在構(gòu)圖元素和基本結(jié)構(gòu)上的相似性:包括眼睛及外眼角略為強化的尖突;眼睛下兩側(cè)向外螺旋的淚線,同時又以尖突收尾;以及嘴角兩側(cè)的尖突。

      從龍首圖案的出現(xiàn),到龍首紋與獸面紋的共存與融合,再到龍首紋最終為獸面紋所取代,展示了獸面紋作為良渚社會的代表性紋飾被確立的過程,也表明在良渚社會早期可能發(fā)生過信仰對象和傳統(tǒng)的繼承與嬗變,為我們研究良渚文化早期的社會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觀察視角。

      相關閱讀:

      玉為神軀:探微5300年前的良渚(上)|觀展

      玉為神軀:探微5300年前的良渚(下)|觀展

      “中華五千年,良渚高大全”:良渚基建的邏輯|新知

      5000年前“江南勝景”:良渚人的一天|新知

      安徽磨盤山遺址:以4000多年文化積淀,探問良渚的源頭與邊界|2023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專訪

      06

      殷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殷墟,是中國商朝后期都城遺址,位于河南省安陽市西北郊的黃河南北兩岸,以小屯村為中心,面積約 30 平方千米。商后期叫北蒙,又稱殷,公元前 14 世紀盤庚遷都于此,至紂亡國,共傳 8 代 12 王,前后達 273 年。周滅殷后,曾封紂之子武庚于此,后因武庚叛亂被殺,殷民遷走,逐漸淪為廢墟,故稱殷墟。

      殷墟遺跡主要包括城墻基址、大灰溝、道路、夯土建筑基址、地穴和半地穴居住址、灰坑窖穴、水井、祭祀遺存、手工業(yè)作坊遺址、王陵區(qū)、家族墓地和車馬坑等。?

      殷墟遺址規(guī)模宏大,現(xiàn)存有宮殿宗廟遺址、王陵遺址、后岡遺址、洹北商城遺址和眾多族裔聚落遺址、家族墓地群、祭祀坑、甲骨窖穴、手工業(yè)作坊遺址等,出土了甲骨文、青銅器、玉器等數(shù)以萬計的精美文物。

      殷墟作為中國現(xiàn)存最重要的早期都城遺址之一,其規(guī)劃布局對中國都城以后的建設和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

      婦好鸮尊 商代晚期 河南博物院

      1976 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

      出土原器為一對兩只,一件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另一件收藏于河南博物院,器身銘文“婦好”,造型生動傳神,整體作站立鸮形,兩足與下垂尾部構(gòu)成三個穩(wěn)定支撐點,構(gòu)思奇巧。頭后為器口,蓋面鑄站立狀的鳥,造型雄奇,花紋絢麗。

      殷墟遺址出土的甲骨文?殷墟博物館

      殷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文獻可考、為考古發(fā)掘所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也是我國考古發(fā)掘時間最長、次數(shù)最多、面積最大的古代都城遺址。百余年來,殷墟出土了 16 萬余片甲骨,發(fā)現(xiàn)單字約 4500 字,已釋讀的大概有三分之一。

      相關閱讀:

      考古搖籃:殷墟新館夠拼,展70余年壓箱底文物〡博物館巡游

      07

      隋唐洛陽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隋唐洛陽城遺址地跨洛河兩岸,遺址東北至白馬寺鎮(zhèn)唐寺門,東南至李樓鄉(xiāng)城角村,西北至邙山鎮(zhèn)苗灣,西南至王城大道與古城路交叉口,面積約 47 平方公里, 已有 1400 多年歷史。隋唐洛陽城由宮城、皇城、里坊區(qū)和郭城組成。

      隋唐洛陽城遺址由宮城、皇城、里坊區(qū)和郭城組成。將宮城的應天門、皇城的端門、天津橋、天街和郭城的定鼎門串聯(lián)起來,就構(gòu)成了隋唐洛陽城的城市中軸線。宮城、皇城在郭城的西北角,而宮城則位于皇城之北。郭城東北部及洛水南岸部分為里坊區(qū)。?

      隋唐洛陽城遺址始建于隋煬帝大業(yè)元年(605 年),唐高宗顯慶二年(657 年)頒布《建東都詔》定洛陽為東都。唐睿宗光宅元年(684 年),改東都為神都。天授元年(690 年)武則天改唐為周,定都洛陽。唐肅宗元年(761 年)復名東都。唐朝末年,毀于戰(zhàn)火,遺址留存。

      相關閱讀:

      洛陽唐城話武后|訪古

      訪龍門石窟,觀大唐氣象|訪古

      一生必看的六大石窟|古跡巡游

      08

      三星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三星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地處川西沃野,村落散布,溝渠縱橫,呈現(xiàn)出一派自然的田園風光。主要由“西城墻遺跡”、“燕家院子·月亮灣”及“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工作站”三大展區(qū)和三星堆博物館組成。三星堆遺址是中國西南地區(qū)的青銅時代遺址,位于四川廣漢南興鎮(zhèn)。1980 年起發(fā)掘,因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黃土堆而得名,有“三星伴月”之美名。

      陶豬 商末至西周 三星堆博物館藏

      陶豬出土于三星堆遺址,整體為圓球形,塑有兩只圓圓的眼睛,鼻子凸出,略顯呆萌,所刻出的嘴角仿佛帶著一抹微笑,背部還有一凸起,此陶豬具體的用途還尚未知曉,但其造型著實可愛,也因此獲得了許多關注。

      銅扭頭跪坐人像 商代后期 三星堆博物館藏

      人像呈現(xiàn)跪坐的姿態(tài),其雙手形成半“合十”的形狀,平舉于身體左前方,而兩膝緊貼地面,雙腳的前腳掌著地,后腳掌則抬起。整個身體的重心位于左肩與雙手手掌之間的卡槽位置,展現(xiàn)出一種強烈的負重感。跪坐人像與三星堆大立人像、人頭像等在造型、表情、服飾等各方面均有明顯差異,應屬于服務于祭司、神職人員。而大立人及其他人頭像推測為祭司、神職人員。

      青銅人頭像 商代后期 三星堆博物館藏

      在雕像的頭頂,可以看到辮繩狀的裝飾,這很可能是頭戴的帽箍或是將發(fā)辮挽在頭頂上的樣式。這種裝飾形式與今天四川一些地方人們頭上纏繞的頭巾頗為相似,展現(xiàn)了濃郁的地方土著風格。

      三星堆的青銅器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其青銅雕像群,它們不僅數(shù)量眾多,而且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這些雕像被視為受人頂禮膜拜的權(quán)威和偶像,既代表了天神、地祇、祖先神等神圣存在,也象征著國王及巫師等世俗或精神領袖。這反映了古蜀國獨特的社會形態(tài)和群體關系,即人神合一、政教合一。這些雕像的出土,不僅填補了中國商代青銅人物雕塑的空白,也為我們提供了關于中國早期偶像崇拜的寶貴資料。

      青銅大立人像 商代后期 三星堆博物館藏

      這尊青銅立人像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青銅大立人像,通高 262 公分,重逾 180 公斤,被稱為“銅像之王”。這尊雕像采用了獨特的分段澆鑄法嵌鑄而成,內(nèi)部中空,由人像和底座兩部分組成。人像部分頭戴高聳的冠冕,身著四層精致的窄袖和半臂式服飾,上面布滿了繁復華麗的紋飾,主要以龍紋為主,輔以鳥紋、蟲紋和目紋等,展現(xiàn)了高超的工藝和藝術(shù)水平。腰間佩戴著方格紋帶飾,使得整體形象更加華美。雙手呈現(xiàn)出獨特的環(huán)握姿勢,兩臂環(huán)抱在胸前,給人一種莊重神秘的感覺。腳戴足鐲,赤足站立在一個方形怪獸座上,更增添了幾分威嚴和神秘感。

      這尊雕像的整體形象莊重而威嚴,似乎描繪了一個具有通天異稟、神威赫赫的大人物正在施展法術(shù)的場景。其雙手的夸張造型更是引人注目,展現(xiàn)了極高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據(jù)推測,這尊雕像代表的是國王兼巫師一類的人物,他在民眾眼中既是王權(quán)的象征,也是神權(quán)的代表,是集神、巫、王于一身的最具權(quán)威性的領袖人物。

      商戴金面罩銅人頭像 商代后期 三星堆博物館藏

      金面具是三星堆青銅器的重要特征。金面罩的制作工藝十分精湛。工匠們先將金塊精心捶打成薄如蟬翼的金皮,隨后根據(jù)人頭像的精確造型,巧妙地將金皮貼合在額頭上,延伸至下顎,兩側(cè)則完全覆蓋住耳朵,耳垂部分還特意穿孔,以增添細節(jié)的真實感。眼睛和眉毛部分更是經(jīng)過鏤空處理,展現(xiàn)出極高的藝術(shù)造詣。為了將金面罩與銅頭像完美結(jié)合,工匠們采用了生漆與石灰調(diào)和的粘合劑,確保面罩緊密貼合在銅像之上,既保證了美觀,又增強了穩(wěn)固性。這一細致入微的制作過程,不僅展現(xiàn)了商代青銅文化的輝煌,也為我們揭示了古代工匠們對于藝術(shù)與工藝的精湛追求。

      青銅神壇 商代后期 三星堆博物館藏

      青銅神壇由多個元素構(gòu)成,包括獸形座、立人座、山形座、盝頂建筑以及立鳥等。整個神壇大致可分為三層,底層展示了一對相對而立的神秘神獸,中層則展現(xiàn)了四位立人及他們頭頂?shù)纳椒澹钌蠈觿t裝飾有建筑、人物和飛鳥等元素,還有人首鳥身的神秘神像。這一豎向垂直的設計,不僅體現(xiàn)了天、地、人“三界”的宇宙觀念,更深刻反映了古蜀人的神話宇宙觀。

      青銅縱目面具 商代后期 三星堆博物館藏

      商銅縱目面具,雄偉壯觀,是至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銅面具。其形狀呈方形,特色鮮明:倒八字形的刀眉猶如鋒利的劍,眉尖上挑,彰顯英勇;雙眼斜長,眼球夸張地呈柱狀外凸,長達 16 厘米,仿佛能洞察千里之外;耳尖部如桃尖般精致,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其鷹鉤鼻與深長上揚的口角,微露舌尖,形成了一種神秘而威嚴的微笑。下頜前伸,更顯得威武有力。而額部正中的一方孔,更是增添了其神秘色彩。

      由于面具上那夸張的雙眼和舒展的大耳,人們形象地稱之為“千里眼”和“順風耳”,這種超凡的造型無疑展現(xiàn)了其擁有超人的神通。結(jié)合古代文獻中關于“蠶叢縱目”的記載,有觀點認為這尊面具可能正是第一代蜀王蠶叢的化身。而其兩頰上下各有一長方形穿孔,也暗示著它可能曾被蜀民恭敬地嵌于宗廟內(nèi)的木柱上,作為供奉的對象。在三星堆王國的祭祀或信仰活動中,這尊青銅縱目面具無疑會被放置在最重要的中心位置,它不僅是王國的象征,更是古蜀文明的瑰寶,彰顯著古蜀人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

      青銅獸面 商代后期 三星堆博物館藏

      此器物形狀為薄片狀,獸面部分展示了一對夔龍,它們分別向兩側(cè)展開,展現(xiàn)出生動的姿態(tài)。夔龍的卷角顯得氣勢磅礴,而龍尾則巧妙地向上卷起。獸面的輪廓方正規(guī)整,長眉猶如一條直線,直接延伸到龍尾的末端,為其增添了幾分威嚴。大而明亮的眼睛、筆直的鼻梁、寬闊的嘴巴以及外露的牙齒,都刻畫出了獸面的威武與力量。雙耳則采用了夔龍的形狀,與整體設計相得益彰。

      在頭頂?shù)木斫窍路揭约跋骂M的兩側(cè),各有一個小圓孔,這些圓孔的存在不僅增添了器物的神秘感,也可能有著實際的功能作用。而頜下則有一對相向而立的夔龍,它們似乎正在承托著整個獸面,使得整個設計更加穩(wěn)固與和諧。這件器物不僅展示了精湛的工藝和獨特的設計,也反映了古代人們對動物和自然的敬畏與崇拜。

      青銅大鳥頭 商代后期 三星堆博物館藏

      青銅大鳥頭,高 40cm,是三星堆全部鳥類文物中形體最大的一件。器物橫斷面呈橢圓形。矮冠的末端輕輕上卷,賦予其一種動態(tài)的美感。眼睛大而明亮,仿佛能夠洞察一切,鉤喙銳利而有力,整體形態(tài)猶如鷹頭,透露出一種威嚴與力量。在鉤喙的口縫以及眼珠周圍,涂抹著鮮艷的紅色,這種朱紅色的裝飾不僅增添了器物的華麗感,也使其在視覺上更加突出。而在器物的下端邊沿處,精心設計了三個圓形的孔洞,這些孔洞可能是為了某種特定功能而設,也可能是為了增加整體的美感。

      青銅鳥 商代后期 三星堆博物館藏

      銅鳥優(yōu)雅地站立在圓座上。圓座設計獨特,頂部微微隆起,而腰部則巧妙地內(nèi)凹,并飾有四個圓形孔洞,座下則是一個中空的圈足。銅鳥的形象栩栩如生,昂首向前,展現(xiàn)出一種勇往直前的精神。它的大眼和尖喙都刻畫得極為傳神,讓人仿佛能感受到它的靈動與機敏。而鳥身則修長而優(yōu)雅,兩側(cè)的羽翅長及尾部,與尾羽相互交融,呈現(xiàn)出一種和諧的美感。更值得一提的是,銅鳥的背部還鑄有一只歧分三枝的立式羽翅。這一設計巧妙地打破了鳥身原本平實的構(gòu)型,為其增添了幾分奇趣和生動。

      青銅持龍杖形器立人像 商代后期 三星堆博物館藏

      手持龍頭人像佇立在銅罍座倒立鳥足頂尊神像最上方,是目前三星堆所有出土人像中裝飾極復雜的一件,神似 1986 年發(fā)掘出土的青銅大立人。人像穿著一雙非常可愛小靴子,靴子之下是鳥頭形裝飾,而這個鳥頭形裝飾又能與另外一件器物相連接。這件器物的出現(xiàn)充分體現(xiàn)了三星堆先民們高超的青銅設計和鑄造技藝。

      專家認為,這個場面表現(xiàn)的可能是天上的大神已經(jīng)享用了人類的進奉,然后讓這位鳥足人面的神祇把空的“酒器”還回來。與此同時,它還帶來了神的旨意,也就是授給站在蓋頂上衣著華服的小人像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這位小銅人像手持龍杖,可能就是獲得授權(quán)的象征。

      青銅神樹 商代后期 三星堆博物館藏

      三星堆出土青銅神樹,是世界上最早、樹株最高的青銅神樹:高 396 公分,被命名為一號神樹。三簇樹枝,每簇三枝、共九枝,上有 27 果、九鳥,樹側(cè)有一龍緣樹逶迤而下。

      一號神樹由基座和主體兩部分組成,樹頂已殘缺,基座仿佛三座山相連,主干三層,于山頂節(jié)節(jié)攀升,樹的樹枝分為三層,每層三枝,樹枝上分別有兩條果枝,一條向上,一條下垂,果托碩大,全樹共有九只鳥,站立在向上果枝的果實上,一條龍延主干旁側(cè)而下,蓄勢待飛。

      修復完整的一號青銅神樹底座呈穹窿形,其下為圓形座圈,底座由三面弧邊三角狀鏤空虛塊面構(gòu)成,構(gòu)擬出三山相連的“神山”意象,座上鑄飾象征太陽的“”紋與云氣紋。樹鑄于“神山之巔”的正中,卓然挺拔,有直接天宇之勢。樹側(cè)有一條緣樹逶迤而下的身似繩索相辮的銅龍,整條龍造型怪異詭譎,莫可名狀,刀狀羽翼顯得威風凌厲。銅龍的爪子、腹部和神樹緊緊相連,非常吻合,從正面看是優(yōu)美的 S 形,從側(cè)面看也是同樣的 S 形,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

      青銅神樹反映了古蜀先民對太陽及太陽神的崇拜,它在古蜀人的神話意識中具有通靈、通神、通天的特殊功能,是中國宇宙樹最具典型意義和代表性的偉大的實物標本。

      “建木”是上古先民崇拜的一種圣樹。傳說建木是溝通天地人神的橋梁。伏羲、黃帝等眾帝都是通過這一神圣的梯子上下往來于人間天庭。在三星堆中出土的青銅神樹上,有枝葉、花卉、果實、飛禽、走獸、懸龍、神鈴等,專家認為,這種神樹的原型,有可能就是建木。后“建木”在詩歌中用來泛指高大的樹木。

      金鳥形飾 商 三星堆博物館藏

      廣漢三星堆遺址是我國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大規(guī)模青銅人像遺址,三星堆遺址被稱為 20 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商代早期,大片城墻、建筑出現(xiàn)在聚落之中。商代中期以后,城址面積達 3.6 平方公里。高度發(fā)達的青銅鑄造、黃金加工、制玉、絲織業(yè),復雜的社會結(jié)構(gòu),成熟的祭祀體系,彰顯其統(tǒng)治中心、宗教中心、經(jīng)濟中心的獨特地位。

      金鳥形飾于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五號祭祀坑出土。五號坑是三星堆祭祀坑中最小、也最神秘的一座,只有大約 3 平方米,卻散落著大量的金箔片和象牙雕殘件。由于其面積小文物多,不便現(xiàn)場發(fā)掘,曾被整體切割搬遷至實驗室。金鳥形飾是三星堆目前為止唯一一件鳥形金飾片。可能是敷貼在某件器物上作為裝飾或沿邊鑲嵌在里面。

      金鳥形飾厚度僅 0.07-0.12 毫米,整體像一只展翅欲飛的鳥,橄欖形鳥首上有兩孔,雙翅如云紋向兩側(cè)展開,水滴形身,后接三尾羽。線條流暢而飄逸,極具動感。

      金面罩 商 三星堆博物館藏

      2022 年于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八號祭祀坑出土。相比于1986 年發(fā)掘的三星堆一、二號坑,八號坑內(nèi)發(fā)現(xiàn)了一大批新類型的器物,包括以銅尊、銅罍、銅瓿這些以中原殷商文化為典型特征的青銅器。

      金面具寬約 23 厘米,高約 28 厘米,厚度很厚,不需要任何支撐,就可以獨自支撐。金面具殘片和其他面具形態(tài)相似,耳朵寬大,眼睛突出,鼻子也比較高,嘴巴微微上揚。三星堆出土的金面具尺寸明顯并不適用于人臉,學者普遍認為與祭祀有關。

      神樹紋玉琮 商 三星堆博物館藏

      出土于三星堆遺址 3 號祭祀坑,高 12.5cm,孔徑 7.7cm,底面略有傾斜,琮面無節(jié)槽,有線刻紋飾,表面和孔璧打磨精細光滑。

      玉琮相對的兩面各有一幅樹形圖案,兩樹形態(tài)略有差異:一株底座呈“幾”字形,樹干底部分叉,落于底座之上。樹干連接樹枝 5 條,其中兩枝自樹干中部向兩側(cè)引出,后彎曲向上,另三枝則位于樹干頂部,呈三叉形;樹干中部兩枝體量大于樹頂三枝;各枝頂端均呈心形,或象征花蕊;樹枝兩側(cè)則有數(shù)量不等的彎曲分叉,應象征枝葉。

      另一株底座形態(tài)更加復雜,分為兩層,下層呈“酉”字形,形似大口尊,兩側(cè)附彎鉤狀圖案,似為尊的扉棱;上層呈“兀” 字形。樹枝頂部由上大下小的兩個長橢圓形圖案組合而成,上部橢圓形中各刻畫兩道近“V”形紋飾,中部樹枝頂端呈鏟形,其余四枝頂端收尖。

      琮面神樹的形象與 2 號坑出土的青銅神樹的形象有頗多相似之處,這類神樹的形象在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并不鮮見,表現(xiàn)了古蜀先民對神樹和太陽的崇拜。

      相關閱讀:

      理解自己的文明(1):走入青銅時代|圖鑒

      從“2023十大新發(fā)現(xiàn)”到三星堆、二里頭、南佐,考古學家訪談長文解讀合集|新鮮度、深度、銳度

      植物考古學家趙志軍:追尋“三星堆人吃什么?”,萬年農(nóng)業(yè)起源“浮”出|訪談

      未解之謎:現(xiàn)代科技難以企及的古代工藝|新知

      走!到三星堆尋龍

      09

      金沙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金沙遺址是位于成都市城西蘇坡鄉(xiāng)金沙村一處商周時代遺址,是公元前 12 世紀至公元前7世紀長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古蜀王國的都邑。

      遺址出土了世界上同一時期遺址中最為密集的象牙、數(shù)量最為豐富的金器和玉器。其中最負盛名的是太陽神鳥金箔,被確定為中國文化遺產(chǎn)標志和成都城市形象標識主圖案。金沙遺址的發(fā)現(xiàn),把成都城市史提前到了 3000 年前,由此被視為成都城市史的開端。

      四節(jié)玉琮 商周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藏

      玉琮重達 3981 克,由一塊質(zhì)地細密的上佳整玉雕琢完成,表面色彩鮮艷,氣勢不凡。整體呈方柱體,外方內(nèi)圓。中間的豎槽將玉琮每面一分為二,橫槽將玉琮縱向分為四節(jié),每節(jié)刻劃九道、三組平行直線紋。中間的圓孔由兩面對鉆而成,制作規(guī)整,打磨光潔。

      四節(jié)玉琮形體高大,保留了分節(jié)分槽的風格,和良渚文化的玉琮較為相像,但在制作上又帶有商式玉琮簡樸平實的作風,是目前所見商周玉琮的精品,具有鮮明的地域特點。

      有領玉璧??十二橋·金沙文化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藏

      有領玉環(huán)出現(xiàn)于大汶口文化中期的山東,龍山文化時期傳播至中原地區(qū),極為盛行,漢代時在中原漸漸絕跡。成都金沙遺址中同樣發(fā)現(xiàn)了有領玉璧,說明中原和其他地區(qū)存在文化交流的現(xiàn)象。

      銅立人 商周時期 金沙遺址博物館藏

      銅立人高 14.6cm,底部插件高 5cm,出土于金沙遺址祭祀?yún)^(qū)。銅立人身著長袍,腰佩短杖,頭戴太陽形冠,雙臂呈環(huán)抱狀姿勢,神情威嚴肅穆,極具三維空間感,表現(xiàn)出古蜀青銅雕塑工藝已逐漸成熟。

      小銅人的頭上戴一頂圓渦形冠帽,十三道漩渦沿著帽子的邊緣反時針旋轉(zhuǎn),與“太陽神鳥”金箔中的太陽圖案極為相似,所以學者們推測它象征著光芒四射的太陽。小銅人的大眼睛和高鼻梁,為典型的古蜀人五官特征。

      銅面具?商周時期 金沙遺址博物館藏

      這件金沙遺址出土的銅面具,以墨繪勾勒出圓眼和半圓形的嘴,并施以朱砂,回旋的雙眼與微笑的嘴唇搭配,給人以神秘驚悚之感。此類器物為古蜀文化中首次發(fā)現(xiàn),其人面形象與祭祀?yún)^(qū)出土的金人面形器以及玉璋上的人面圖案非常相似,推測應為古蜀文化中極具特殊意義的重要圖像。

      太陽神鳥金飾 商周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藏

      金沙遺址是中國進入 21 世紀后第一個重大考古發(fā)現(xiàn),也是四川繼三星堆之后又一個重大考古發(fā)現(xiàn),被評選為“2001 年全國十大考古發(fā)現(xiàn)”,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與三星堆遺址共同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預備名單》。2005 年“太陽神鳥”金飾正式成為中國文化遺產(chǎn)標志。

      太陽神鳥金飾整體為圓形,厚度均勻,極薄。圖案分為內(nèi)外兩層,外徑 12.53 厘米,內(nèi)徑 5.29 厘米,厚度僅 0.02 厘米,重量約 20 克。內(nèi)層圖案由等距分布的十二條順時針齒狀芒構(gòu)成,芒呈細長獠牙狀,外端尖,圖案好似空中旋轉(zhuǎn)不停的太陽,生動再現(xiàn)了遠古人類“金烏負日”的神話傳說故事。外層圖案由四只等距分布、首尾相接的“三足鳥”構(gòu)成,四只鳥向著同一方向逆時針飛翔,與內(nèi)層旋渦的旋轉(zhuǎn)方向相反。

      整個圖案極富設計感,線條流暢,簡潔明快,既有和諧平衡的秩序感,又有變化交錯的律動感,是一件充滿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藝術(shù)精品。因知名度高,2011 年被定為成都市城市形象標識核心圖案。

      除了構(gòu)圖精美外,它的工藝也很精湛,薄如蟬翼,切割細致,體現(xiàn)了古蜀先民嫻熟精湛的錘鍱與切割技術(shù)。

      金面具 商周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藏

      整體呈立體臉譜,系在模具上捶揲成形,表面打磨光亮,里面未經(jīng)打磨。口、眼、鼻、耳剪切而成。方臉型,額頭平,眉毛輕微浮起,兩端尖中間粗,呈下月牙形。大立眼,鼻梁高直。是目前中國商周時代存留最為完整、最大的一件金面具。嘴巴微張,略呈笑意。方形大耳,耳垂穿孔。臉型飽滿,表情威嚴,具有一定寫實風格。

      金冠帶 商周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藏

      厚度僅 0.03 厘米的金冠帶整體呈窄寬圓環(huán)形,上大下小。金帶表面經(jīng)精細鏨刻,有四組魚、箭、鳥、人面圖案。魚身寬短生動,頭圓眼大,鱗刻逼真,尾呈“丫”形卷曲。粗箭帶尾羽,深插魚頭。鳥位于箭后,頭朝箭羽,粗頸長尾,頭有冠,翅微展,尾羽并列平直。人面紋為圓形,有兩道圓圈構(gòu)成臉的輪廓,中間為對稱的雙圓眼,上面為略呈方形的眉毛,下面為抽象的嘴巴。金冠帶猶如皇冠一般,是金沙古蜀王國最具權(quán)威的象征。

      鏤空喇叭形金器 商周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藏

      2001 年出土于成都金沙遺址“祭祀?yún)^(qū)”——一處古蜀時期專用的濱河祭祀場,分布面積約一萬五千平方米,沿著古河道的南岸分布。這里已發(fā)現(xiàn)六十余處祭祀遺存,出土金器、銅器、玉器、石器、漆木器等珍貴文物六千余件以及數(shù)以噸計的象牙、野豬獠牙、鹿角等。

      鏤空喇叭形金器直徑 9.98 厘米,高 3 厘米,厚僅 0.08 厘米,呈喇叭形,上小下大,器身較高,上下兩面為圓形,小平頂,中空,周壁向下逐漸外侈。腹壁上等距離分布著三朵卷云紋,紋飾線條流暢,極具美感,背面未經(jīng)打磨,可能是鑲貼在某種物體上。這類奇特造物很可能與古蜀先民獨特的祭祀習俗有關。

      十節(jié)玉琮 新石器時代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藏

      出土于四川金沙遺址祭祀?yún)^(qū),是古蜀人用來祭祀的禮器。玉琮共有十節(jié),每節(jié)以轉(zhuǎn)角為中心刻畫了四個簡化的人面紋,其中一面的上部刻有神人紋。從用料、工藝、外形和紋飾上來看,與良渚文化晚期玉琮相似,說明兩地在較早時期可能就有交流往來。

      玉琮呈青色,質(zhì)地溫潤晶瑩,表面有因鈣流失后形成的白化現(xiàn)象。玉琮為長方柱體,上大下小,中間圓孔貫穿。玉琮分為十節(jié),每節(jié)雕刻有簡化人面紋,戴有羽冠,羽冠紋理用陰刻細密平行線紋表示,管鉆琢出眼睛和眼珠,用長方形的橫檔表示鼻子,上面飾有卷云紋。玉琮的上端刻有一頭戴冠的人形符號,雙臂平舉,手臂上還有羽毛形的裝飾,雙腳叉開,長袖飄舞,好像正在起舞。

      玉琮玉質(zhì)平滑溫潤,制作規(guī)整,是研究商周時期成都地區(qū)古蜀先民玉器加工工藝的重要實物資料。

      相關閱讀:

      理解自己的文明(6):銀黃溢彩|圖鑒

      璀璨金色:盡顯古代工藝之輝煌|文物中的中國傳統(tǒng)色

      西南青銅大展,88件文物首次外展(上)| 觀展

      西南青銅大展,88件文物首次外展(下)| 觀展

      10

      陽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漢陽陵是漢代第四個皇帝景帝劉啟與王皇后同塋異穴的合葬陵園,位于古城西安以北咸陽渭城區(qū)正陽鎮(zhèn)張家灣村北原上。

      1990 年為配合西安機場公路的建設,陜西省考古研究所(今改稱研究院)對漢陽陵南區(qū)外藏坑(陪葬坑系統(tǒng)的一部分)等遺跡展開科學考古工作,出土了以“著衣式”(裸體,穿著真實衣物)鎧甲武士俑、微縮銅鐵兵器及印章為代表的大量珍貴文物,初步揭示了西漢帝陵喪葬制度,被評為當年的全國十大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

      隨著考古工作在周密計劃下的穩(wěn)步推進,帝陵東側(cè)外藏坑、帝陵南闕門遺址、宗廟遺址、陪葬墓區(qū)等重要遺跡的內(nèi)涵先后得到揭露,一個以皇帝為核心,以外藏坑系統(tǒng)象征宮廷官署、皇家衛(wèi)士,與現(xiàn)實世界遙相呼應的“地下帝國”基本重見天日。作為西漢帝陵中考古工作進行得最為充分的一處,漢陽陵以其豐富的內(nèi)涵,顯示出鮮明的中央集權(quán)意識與政治等級觀念,集中體現(xiàn)了西漢“文景之治”時期首都地區(qū)的物質(zhì)和制度文化,具有重大的歷史文化價值。?

      著衣式女騎兵俑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藏

      舞蹈俑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藏

      彩繪陶馬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藏

      四乳螭紋銅鏡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藏

      軍武庫器印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藏

      “陽陵令印”封泥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藏

      西漢塑衣式彩繪拱手跽(jì)坐女俑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藏

      11

      秦始皇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秦始皇陵位于臨潼縣城以東的驪山腳下,其巨大的規(guī)模、豐富的陪葬品居歷代帝王陵之首。《史記》記載:“天下徒送詣七十萬,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2010 年 10 月 1 日,秦始皇陵遺址公園正式開園,公園內(nèi)有四大看點:百戲俑坑遺址保護展示廳、文吏俑坑遺址保護展示廳、石鎧甲坑遺址保護展示廳、秦始皇陵銅車馬博物館。

      秦樂府鐘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秦代青銅器,通高 13.30 厘米,1976 年出土于秦始皇帝陵園西側(cè)內(nèi)外城垣間的飤官遺址。鼻形紐,有錯金蟠螭紋、流云紋、錯銀云紋、陽線云雷紋飾于鐘上。紐部刻有“樂府”二字,證明秦代已經(jīng)設有樂府機構(gòu)。經(jīng)測試,此鐘聲音清脆悅耳,音調(diào)準確,鐘聲屬于 C 調(diào)。樂府是皇家慶典和祭祀時管理音樂的官署。

      秦跪射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秦代陶器,通高 128.00 厘米 ,出土于秦兵馬俑二號坑。跪射武士俑出土于秦兵馬俑二號坑東端的弩兵陣中心,身穿戰(zhàn)袍,外披鎧甲,頭頂右側(cè)綰一發(fā)髻,左腿曲蹲,右膝著地,雙手置于身體右側(cè)作握弓弩待發(fā)狀。跪射武士俑的塑造比起一般的陶俑要更加精細,對表情神態(tài)和發(fā)髻、甲片、履底等的刻畫生動傳神,并且文物原本的彩繪保存狀況完好,真實表現(xiàn)了秦軍作戰(zhàn)的情景。

      秦青銅鈹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通長 35.30厘米,鈹身長 24.00 厘米,出土于秦兵馬俑一號坑。鈹?shù)男沃坪投虅ο嗨疲斏頌閮蓚?cè)六面的扁體,前銳后寬,近莖處裝“一”字形格。鈹?shù)淖饔煤兔粯邮情L柄刺兵,但比矛長而鋒利,穿刺力更強。以往出土過完整的鈹,也沒有明確的文獻記載,秦俑坑銅鈹?shù)陌l(fā)現(xiàn)糾正了過去將鈹認作是短劍的錯誤,補充了中國兵器史研究的空白。

      秦百戲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秦代陶器,出土于秦始皇帝陵 K9901 陪葬坑。1999 年,考古人員在秦陵東南部內(nèi)外城垣之間的陪葬坑內(nèi),試掘出土了陶俑 11 件,它們上體裸露,下體著裳。動作有直立狀、雙手卷衣狀、一手叉腰一手高舉、雙腿弓箭步、半跪狀等。是模擬古代百戲娛樂的場景,百戲是古代散樂雜技的統(tǒng)稱,包括扛鼎、尋橦、角力、俳優(yōu)等。所以,也被稱作“百戲俑”,它們仿佛正在參加一場宮廷聚會,各施手段展示自己的高超技藝,反映了秦代宮廷活動的豐富。

      相關閱讀:

      秦陵奇跡:始皇陵旁車馬俑|訪古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策展人:他不只是一個陶俑,更是一個人 | 對談

      12

      大明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唐大明宮占地 3.2 平方公里,充分顯示了唐代宮城建筑的雄偉風貌。唐大明宮是舉世聞名的唐長安城“三大內(nèi)”(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中最為輝煌壯麗的建筑群,是東方園林建筑藝術(shù)的杰出代表。

      大明宮始建于唐貞觀八年(634 年),始稱永安宮;貞觀九年(635 年)正月,改名大明宮,為唐王朝 200 余年間的統(tǒng)治中心。?唐天祐元年(904 年),大明宮廢毀,淪為廢墟。2010 年 10 月 1?日,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建成開放。它地處長安城北部的龍首原上,延續(xù)唐代大明宮的歷史格局,由南向北沿丹鳳門—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玄武門—重玄門,為中軸線,分為殿前區(qū)、宮殿區(qū)、宮苑區(qū)三大區(qū)域。

      大明宮書院考古探索中心里展示的大明宮內(nèi)建筑的模型

      相關閱讀:

      貞觀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的盛世長歌|觀展

      唐朝仕女的一天〡觀展

      13

      牛河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牛河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牛河梁遺址的一部分。牛河梁遺址位于東經(jīng) 119°30′ 北緯 41°20′,遼寧省朝陽市凌源市與建平縣交界處?。遺址于 1981 年發(fā)現(xiàn),1983 年開始發(fā)掘。?它由牛河梁遺址中的女神廟、祭壇和積石冢等部分組成,是紅山文化鼎盛時期的精神中心。這一發(fā)現(xiàn)把可考證的中華文明史向前推進了一千多年。

      牛河梁出土的斜口筒形器

      紅山女神頭像

      玉器是紅山文化一道靚麗光環(huán)。牛河梁是中國最早的玉文化中心。牛河梁玉器質(zhì)樸、精美,堪稱國寶,今人無法仿制。目前牛河梁遺址出土的玉器 183 件,有玉佩、玉人、玉璧、玉箍等,其中制作精巧、身蜷曲如環(huán)、頭較寬大、大耳、圓眼、吻部前凸、口略張開露齒的玉豬龍享譽華夏。

      相關閱讀:

      牛河梁上訪壇廟|訪古

      訪紅山遺址,說紅山文化|訪古

      14

      渤海中京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渤海中京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位于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市西城鎮(zhèn),該處遺址曾于 2002 年被列為中國十大考古發(fā)現(xiàn),是唐代渤海國中京顯德府的古址,渤海國五京之一。在渤海國二百多年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作為渤海的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建制之中的一個重要城市,始終是渤海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城市之一。

      渤海中京顯德府——西古城是唐代渤海國中京顯德府遺址,始建于唐玄宗天寶初年(742 年)前后,唐天寶中年(748 年前后),渤海第三代王大欽茂將其國都從敦化遷至此地,曰顯州。唐天寶末年(755 年),大欽茂徙國都于上京龍泉府后,該城遂為渤海五京之一的中京顯德府。926 年,契丹滅渤海,該城亦毀棄。渤海國時期多次向唐朝納貢,主要貢品為“太白之鹿、率濱之馬、盧城之稻、北海之鰭”,其中“盧城之稻”就是中京顯德府盧州所產(chǎn)稻米。

      渤海國滅亡后,契丹人有計劃地將渤海遺民強制遷移到遼寧一帶,并將原地的城池文物付之一炬,使一千三百多年前的海東盛國文明默默無聞地湮滅于荒草黑土之中,留下了許多千古之謎。

      在西古城以東 8 公里處有一座著名的古墓群——龍頭山古墓群,是唐朝渤海國王室貴族的墓地之一,分為龍湖、龍海、石國三個墓區(qū),1988 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湖墓區(qū)位于龍頭山北部,占地 2 萬平方米。龍海墓區(qū)位于龍頭山中部,占地 6 萬平方米。石國墓區(qū)位于龍頭山南部,占地 0.5 萬平方米。

      貞孝公主墓位于龍海墓區(qū),是渤海國第三代王大欽茂四女夫妻合葬墓穴,墓葬里壁畫是迄今為止保存完整的渤海時期壁畫,對研究渤海國歷史、文化以及與唐朝密切關系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甬道出土的墓志銘一直為國內(nèi)外專家學者所關注。

      15

      渤海上京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是唐代渤海國(689~926 年)都城遺址,在黑龍江省寧安縣東京城鎮(zhèn)西約 3 公里處,上京城是渤海國的五京之一,因位置偏北故稱上京。因西臨忽汗河(牡丹江),又稱忽汗城或忽汗王城,當?shù)厮追Q東京城。上京龍泉府遺址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中世紀都城遺址。

      唐渤海灰褐陶筒形器

      唐渤海舍利函

      唐渤海銅胡人覲見跪像

      相關閱讀:

      訪渤海上京,說渤海古史|訪古

      16

      御窯廠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江西景德鎮(zhèn)御窯廠位于珠山中路北側(cè)的老城區(qū)中心地帶,地下埋藏文物豐富,是我國唯一一處能全面系統(tǒng)反映官窯陶瓷生產(chǎn)和文化信息的歷史遺存。

      景德鎮(zhèn)御窯廠是明清兩代御用瓷器的專門制造場所,代表了明清時期中國陶瓷技術(shù)和藝術(shù)的最高水平。現(xiàn)存遺址及其背景環(huán)境是研究御窯廠歷史沿革、管理制度、燒造工藝的重要依據(jù),也是研究歷史文化名城景德鎮(zhèn)城市發(fā)展脈絡的重要基礎。

      青花海水江崖圖香爐 明永樂 故宮博物院藏

      這件香爐高 55.5 厘米,器型仿青銅大鼎。闊口短頸,腹部鼓起,下承以三個大象腿形式足,肩部兩側(cè)各置一朝天耳。器表內(nèi)側(cè)施白釉,外側(cè)則通體繪以海水江崖紋,寓意江山永固,世代安寧。青花裝飾濃艷,有明顯的暈散,紋飾中還有一些凝結(jié)的黑斑,體現(xiàn)了永樂時期青花的獨特之處,也反映了當時景德鎮(zhèn)窯工高超的制瓷技藝。

      永樂官窯的青花色料蘇麻離青來自西亞,是鄭和下西洋帶回來的珍貴青料。因為含鐵量高,青花花紋在特別厚的地方就會出現(xiàn)鐵的結(jié)晶,散發(fā)出金屬般的光澤。這個香爐全部使用蘇麻離青,青花深入胎,有酣暢淋漓的暈散感,這是其他青料所不能代替的。這件香爐又大又厚,不容易燒制成功,據(jù)載御窯廠先后燒了三個,兩個成功,來之不易。

      景德鎮(zhèn)窯青花伊斯蘭花紋綬帶耳葫蘆扁瓶 明宣德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此器形似葫蘆,側(cè)看是一扁壺,葫蘆的中間兩側(cè)還各有一如意形耳,其樣式也稱“抱月瓶”。瓶施白釉,以青花裝飾,瓶上部繪一圈纏枝花紋,下腹部兩面各繪一朵“輪花”,周圍有一周花葉紋,紋飾簡潔大方,從器型和紋飾來看,應該是受西亞器物風格的影響而燒制的,是明宣德時期青花瓷器中的精品。

      各種釉彩大瓶 清乾隆 故宮博物院藏

      這件大瓶高 86.4 厘米,口徑 27.4 厘米,足徑 33 厘米,有“瓷母”之稱。瓶為洗口長頸,腹部為長圓形,下承一圈足,足部微微外撇,頸兩側(cè)各置一螭耳,造型經(jīng)典古樸,十分規(guī)整。

      腹部為十二面長方形開光,每個開光內(nèi)都繪有吉祥圖案,以霽藍釉描金開光粉彩描繪,其中六幅為寫實圖畫,分別為三陽開泰、吉慶有余、丹鳳朝陽、太平有象、仙山瓊閣、博古九鼎;另六幅為錦地“卍”字、蝙蝠、如意、蟠螭、靈芝、花卉,分別寓意“萬”、“福”、“如意”、“辟邪”、“長壽”、“富貴”。

      瓶身自上而下裝飾有金彩、琺瑯彩、粉彩等釉上彩,青花等釉下彩,還有結(jié)合了釉上彩與釉下彩的斗彩。此外,還使用了仿哥釉、松石綠釉、窯變釉、粉青釉、霽藍釉、仿汝釉、仿官釉、醬釉等多種釉色,集十五種釉彩于一身,燒造工藝極為復雜,要想各種釉彩都能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成功率極低,但卻奇跡般成功了。乾隆皇帝嗜古成癖,督陶官唐英對景德鎮(zhèn)御窯廠苦心經(jīng)營,一大批身懷絕技的名工巧匠匯集于景德鎮(zhèn),工藝技術(shù)之高可謂鬼斧神工。這件各種釉彩大瓶,集各種高溫、低溫釉、彩于一身,素有“瓷母”之美稱,集中體現(xiàn)了當時高超的制瓷技藝,傳世僅此一件,彌足珍貴。

      致遠堂款青花云龍紋碗 清乾隆 遼寧省博物館藏

      乾隆時期青花瓷碗,此碗胎質(zhì)堅硬,外壁以青花繪制云龍圖案,青花色澤鮮艷,近底部還繪有蓮花圖案。底部書有“致遠堂制”四字楷書款識。乾隆朝名款瓷器有官窯民窯之分,落“敬畏堂制”、“致遠堂制”、“養(yǎng)和堂制”款識者當屬御窯廠出品,比普通紀年款官窯制作更精。

      仿官釉三聯(lián)葫蘆瓶 清乾隆 蘇州博物館藏

      瓶形為三聯(lián)葫蘆型,三個葫蘆瓶堆在一起。釉色是仿宋代官釉,釉層醇厚溫潤,胎骨堅實致密。官窯作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頗受清代帝王所喜愛。雍正、乾隆兩朝尤其熱衷于仿制宋窯瓷器。雍正十三年(1735 年)唐英《陶成紀事碑記》中記有一種新增仿古釉色品種,名為“仿宋鐵骨大觀釉”。在雍正、乾隆兩朝皇帝的推進下,清御窯廠所產(chǎn)仿宋瓷器的燒制達到了空前絕后的境地,許多仿品令人難辨真假。

      仿套料凸刻夔龍紋瓶?清乾隆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外壁通體施松石綠釉,其上凸雕藍色夔龍紋和靈芝紋,紋飾靈巧生動。乾隆時期景德鎮(zhèn)御窯廠出現(xiàn)了許多以瓷仿制的各種質(zhì)地的藝術(shù)品,仿套料即為其中之一。

      套料,又稱“套色玻璃”,將兩種以上顏色的玻璃相互鑲套成型后,以最下層的玻璃為色地,用“減地”法對上層的另一種顏色玻璃進行鏤雕,以形成圖案。該器仿清宮造辦處玻璃廠創(chuàng)造的套料工藝,配色素雅鮮艷,色彩搭配合理,紋飾細膩生動,仿造工藝別出心裁,技藝精湛乾隆皇帝嗜古成癡,大興瓷器制作仿古之風,仿造之物工藝精湛,巧奪天工。

      窯變釉貫耳杏圓方瓶 清道光 首都博物館藏

      瓶為委角(方形器物的四角,抹去其尖角,向內(nèi)收縮,如同把角折起來,形成圓弧狀拐角)方形口,頸部兩側(cè)置對稱貫耳,腹部鼓起,瓶底部為長方形足,外底中心鐫刻“大清道光年制”六字篆書款,是清代道光年間宮廷御窯廠仿照宋代器物所制。器身通體施窯變釉,包括紅、藍、白色等釉,以紅色為主,是道光年間的窯變釉瓷器佳作。此器腹部前后凸起的杏核形裝飾是其獨特創(chuàng)新之處,一般稱作“杏元”或“杏圓”。

      相關閱讀:

      南宋官窯:百年臨安府,千年瓷文化 | 觀展

      17

      曲阜魯國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曲阜魯國故城,是中國周代魯國都城遺址,在山東省曲阜市區(qū)和東、北面。周成王封周公旦長子伯禽于魯,建都于此。到魯頃公二十四年(公元前 249 年),魯亡于楚,歷時 900 余年,曲阜魯國故城是周王朝各諸侯國中沿用時間最長的都城之一。

      魯國故城的城市布局是嚴格遵循《周禮?考工記》有關城市形制規(guī)定所建,“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jīng)九緯、經(jīng)涂九軌;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這種嚴謹?shù)囊?guī)劃結(jié)構(gòu),充分體現(xiàn)了它所具有的禮制秩序,是研究我國古代城市規(guī)劃、建設的典型實例。

      魯國故城在考古學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是目前國內(nèi)經(jīng)過系統(tǒng)鉆探的唯一一個貫串兩周始終的國都。

      獸面紋玉帶鉤 戰(zhàn)國 孔子博物館藏

      曲阜市魯國故城遺址 58 號墓出土,長 8.3cm,寬 6.8cm。玉帶鉤晶瑩溫潤,呈鏟形,局部有褐色泌斑。獸首為鉤,以陰線刻出眉、眼、口、鼻、耳和髯,獸身飾卷云紋,獸身抽象化,雙尾卷曲位于左右,下端中部飾牛頭形獸面紋。背面刻飾勾云紋,圓形鈕,鈕面飾卷云紋,紋飾精美,工藝精湛,古樸典雅。

      青玉璧 戰(zhàn)國 孔子博物館藏

      曲阜市魯國故城遺址 52 號墓出土,青玉質(zhì),器為圓形,扁平。兩道繩狀紋將紋飾分為三個區(qū),內(nèi)區(qū)紋飾以繩狀紋相隔,分成三組,每組飾一首雙身龍紋,兩兩相交。中區(qū)底紋為菱形網(wǎng)格紋,網(wǎng)格紋中淺浮雕飾榖紋。最外層刻有五組雙尾龍紋。

      出土時,這件玉璧與墓中其他玉璧、玉環(huán)平鋪在死者尸身上下,從頭至腳排布。符合《周禮·春官·典瑞》中所說的“疏璧琮以斂尸”,因此這塊玉璧應為斂尸玉璧。

      夔龍青玉飾 戰(zhàn)國 孔子博物館藏

      曲阜市魯國故城遺址 52 號墓出土,長 7.9cm,高 4.7cm,厚度 0.4cm。青玉質(zhì)地,局部有褐色沁斑,龍身蜷曲,有爪,頭部雕刻簡約,尾部向上彎曲,整體給人一種動態(tài)感。龍身飾有谷紋,表達了古人期盼豐收的愿望。

      谷紋是玉器上的一種紋飾,形如倒寫的 e 字母。谷紋最早出現(xiàn)在春秋時期的玉器中,到戰(zhàn)國時期發(fā)展為逗號字樣,如同圈著尾巴的蝌蚪,因此俗稱蝌蚪紋。

      18

      大運河南旺樞紐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大運河南旺樞紐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位于山東省汶上縣南旺鎮(zhèn)。大運河南旺樞紐是為了解決大運河跨越水脊難題而建設的大型綜合性水利水運樞紐,是大運河上最具科技價值的節(jié)點之一,代表了 17 世紀工業(yè)革命前世界土木工程技術(shù)的最高成就。公園以汶運交匯口和南旺分水龍王廟為核心,北至十里閘,南至柳林閘,東至徐建口斗門。規(guī)劃總面積 128 公頃,包括6處世界文化遺產(chǎn)點和會通河南旺樞紐段、小汶河 2 段世界文化遺產(chǎn)河段的部分河道遺產(chǎn)。

      南旺分水樞紐是永樂九年工部尚書宋禮采用汶上老人白英建議修建的工程。京杭大運河流經(jīng)魯西南,其汶上縣南旺地段是一個制高點,因水淺難以通航,但是汶上縣北境的大汶河卻水源豐富。明朝初期,宋禮、白英利用大汶河上的坎河口地勢高于南旺這一有利條件,在坎河口修筑戴村壩,截住大汶河之水,又從戴村壩至南旺分水口開挖一道八十余里長的小汶河,引汶濟運。此后建龍王廟于分水處,故稱為“分水龍王廟”。

      龍王廟始建于明朝永樂年間,至清代不斷增建,漸漸形成了眾廟集聚的建筑群,包括龍王廟大殿、戲樓、禹王殿、水明樓、宋公祠、白公祠、關帝廟、觀音閣、莫公祠、文公祠、螞蚱神廟及和尚禪室等 10 余處院落,占地南北長 220 米,東西寬 255 米,面積約 56100 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 9338 平方米。各個建筑雖年代不一,風格各異,卻布局協(xié)調(diào),院落交錯,堪稱為明清廟宇建筑的大觀園。

      19

      漢魏洛陽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漢魏洛陽故城位于今洛陽市東約 15 公里,洛陽市洛龍區(qū)與偃師市、孟津縣相毗連的伊洛平原上。

      漢魏洛陽城始建于西周,先后經(jīng)歷了東周至北魏等多個時代,到初唐廢止。前后延續(xù)使用近 1600 年。其中軸線的萌芽和形成,是都城規(guī)劃發(fā)生的一次轉(zhuǎn)折性變化,影響后代都城規(guī)劃長達千年。創(chuàng)立并發(fā)展的“建中立極”單一宮城形制。改變了中國古代都城面貌,尤其是太極殿的置立,對中國和東亞古代都城均具有重大影響,在中國都城建設史上有著承前啟后的重大意義。

      漢魏洛陽故城分為宮城、內(nèi)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東漢時期城市面積約 10 平方公里。北魏時期擴展為三重城,面積近 80 平方公里,總面積近 100 平方公里;人口以東漢時最多,達 101 萬人。如此規(guī)模,使?jié)h魏洛陽故城成為中國甚至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古代都城。

      漢魏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依托漢魏故城遺址,以宮城區(qū)為核心,以“一軸一殿一環(huán)三門三點”為重點,即:以銅駝大街為中軸線,太極殿為北端點,向南延至洛河南岸靈臺、明堂、太學禮制建筑區(qū);以宮城為中心,連接西陽門、閶闔門、東陽門,形成東西軸線;以永寧寺、靈臺、東周王陵為重要節(jié)點,構(gòu)建考古遺址公園的基本框架。

      北魏洛陽永寧寺塔基遺址全景

      北魏永寧寺遺址出土大型塑像面部

      20

      熊家冢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該遺址位于湖北荊州,是東周時期楚國高等級大型墓地,主冢規(guī)模之宏大、墓主身份之顯赫、車馬陣容之豪華、祭祀場景之闊綽、布局系統(tǒng)之完整,均十分罕見,在中國文物考古界,有“北有兵馬俑,南有熊家冢”之說,可見熊家冢大遺址的價值。

      熊家冢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在熊家冢古墓群基礎上修建,是楚故都紀南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占地面積 708 畝,其中包含 1 萬多平方米大跨度鋼結(jié)構(gòu)車馬坑展示廳。

      車馬陣展廳的車馬復原模型

      熊家冢墓地 1 號車馬坑側(cè)影

      熊家冢墓地出土的玉璧

      (未完待續(xù))


      圖片 | 李暢

      排版 | 小謝

      設計 | 尹莉莎

      版權(quán)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quán)歸發(fā)布者【文博時空】所有。本App為發(fā)布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服務,不代表經(jīng)觀的觀點和構(gòu)成投資等建議

      熱新聞

      電子刊物

      點擊進入
      久久精品福利网站免费
      <nav id="4uuuu"></nav>
    • <tr id="4uuuu"></tr>
    • <tr id="4uuuu"></tr>
    • <tfoot id="4uuuu"><dd id="4uuuu"></dd></tfoot>
      • <noscript id="4uuuu"><optgroup id="4uuuu"></optgroup></noscript>